答案记叙文15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等,来表达一定的中心的一种文体形式。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答案记叙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答案记叙文1在又一天的补习班结束之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一直在思考,思考老师布置下来的一道“压轴题”。这道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了,至少是从老师布置作业起,一直到现在,可始终没有一点头绪甚至于连题的框架都没看懂。
到了晚上,做完其他作业以后,再回头看这道题,就感到脑袋一阵晕,似乎这不是数学题,而是传说中的外星语。在一股想要攻破这题的意志力下,我终于弄懂这玩意在讲什么了。然后我用出了浑身解数,在无数次的尝试中,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题是错的。害我这么久,还拿一道错题来给我做这不是典型的坑人吗。
就在我绝望之际,突然又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不要去过多的怀疑题又问题,先找找自己的过程,这才是有效的。”可那时的我已经近乎于崩溃的状态,倒在床上就差点睡着了。过了一段时间,迷迷糊糊中又出现了一股一定要把这道题算出来的意念。对的老师布置的题难,也有他的道理。于是,我又开始了繁复的计算。但直到凌晨,我都没有算出一个可靠的或者说正确的结果。我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上课之前,我还一直在为这道题纠结,按理说老师布置的老师布置的题不会难到这种一天都做不出来的地步,我也就只好把这道题放下了。
这次,老师上课首次没先评讲作业,而是讲新课。这时,我就感到了一些不对,再一问同学。果然,这道题没人做起了,而且都是做出同一个要舍去的答案。
我们暗叫不好,这究竟是老师给我们的一个陷阱呀。果不出我所料,下课之前老师终于把这道题讲了,他是故意用一个条件把正确答案舍去的,而这也是教我们以后既不要盲目认为题有错,也不要过于不自信了。
答案记叙文2记叙文阅读及答案一:《日子》
①在灾区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背着包裹从各安置点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与安置点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园的生活有着太多的艰辛,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鸟归巢般的渴望。
②我们在陈家坝乡安置点遇到一位叫赵义富的老汉,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他的家在大山另一边的青林村,这个村也叫“红军村”,当年村里所有的青壮年都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从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毁于一旦。地震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他,拉起老伴,踏着仍在垮塌的山体,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身后,他喂养了6年的大红马仰天长啸,哭一般地嘶鸣着,老汉心里疼得直发抖。
③在乡里的安置点上住了两天,这一辈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赵老汉,两天两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红马,还有3头牛、20多头猪、16只羊……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转个不停。赶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汉再也待不住了,腾地从地铺上站起身,对老伴说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给牲口们放生,让它们自己找点东西吃。”
④老伴哭了:“没了路,你咋得回去?”
⑤“我爬也得爬回去!”
⑥说到做到的赵老汉真的是爬回去了。
⑦大面积垮塌的山体,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没有了,到处是塌陷,随处是深不见底的裂缝,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两步就要退一步。老汉一路几乎是匍匐在地,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头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伤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进了裂缝,整整3个小时,他终于爬回了青林村。
⑧“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头把田卷了。我养的猪、牛、羊、马还在。”
⑨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饥饿和恐惧它们已极度虚弱,那匹大红马悲哀地望着他,挣扎着站起来,舔着他的手,他落泪了。他松开马缰,解开牛鼻子,把猪和羊向一起拢了拢……又在废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洒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经砸扁的水桶,用石头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沟里取回两桶水,蹲在地上,挨着个看着它们喝饱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两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这个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脚并用,跋涉整整3个小时,回到山下。
⑩从这天起,每隔3天,赵义富老汉都要像这样每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回到青林村,给家畜们喂一次水。
(11)老汉一回去,它们就围着老汉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东西,只能喂点水,保住它们。他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保住它们!”
(12)望着老汉,我们惊异地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伸出手,一五一十地数叨起来:“马喂起来要运输,猪牛羊价格好了,年底能卖3万块钱。虽说家都毁了,可日子总要过下去!”
(13)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啊!
(摘自《光明日报》)
1、作者在文章开头作了哪些交待?这有什么用意?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2分)
答:
2、第②段中,写“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
________________;说他“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说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在描写老人的内心感受时多是一笔带过,而描写大红马时则具体细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说你的理解(2分)
4、文中对老人着墨最多的是_______,这些描写既是前文“___”二字的具体体现,是老人“倔劲”的生动再现。(2分)
5、文章结尾一段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用老人的一句内心独白来概括的话,就是。(2分)
6、作者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写老人的?试从不同的角度说说看。(2分)
答案:
1、(2分)为后文作铺垫:①点明人、事的特殊背景。②暗示老人是农民的代表和缩影。③表明灾民不靠国家、千方百计自救的精神。④表现灾区农民对家园的依恋、不弃与热爱。(答出l个要点即可)
2、(2分)①年高瘦小(“平凡普通”、说明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救助)②顽强刚毅(“非凡伟大”、表现出他不善罢甘休的决心)
3、(2分)①侧面(间接〕描写,借马写人。②传达出作者不忍触及人的种种不幸的那种心态。(答出第②点加1分)
4、(2分)①细节(动作)②“艰辛”
5、(2分)“保住他们”
6、(2分)①痛心②敬佩(感动)(答作“同情”得1分,答“震撼”不得分)
答案记叙文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6~20题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 ……此处隐藏13131个字……妈妈带你去。”?(2分)
2. 女儿原先想去游乐场去玩,怎么又改主意了,要到奶奶家去?(2分)
3.女儿对妈妈的关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列举出至少两点(2分)
4.为使文意连贯,根据语境把“带着哭腔”“噙着眼泪”“眼泪啪啪往下掉”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A B C
5.读了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试抓住一点进行赏析(如字词、修辞、人物的描写、思想内容等均可)(3分)
6.给文章拟个题目。(2分)
参考答案:
1、因为她看到女儿这么懂事,心里非常激动,觉得为了女儿辛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意思对即可)
2、她看到妈妈一脸的倦意,担心她妈妈感冒了,所以决定到奶家去,让妈妈休息一下。(意思对即可)
3、如在奶奶家里给妈妈带来饭,给妈妈泡了药,用手去试妈妈的额头等等。
4、A噙着眼泪 B带着哭腔 C眼泪啪啪往下掉
5、略
6、如平凡的感动、感动、关心、欣慰等
答案记叙文14《我长大了》记叙文阅读原文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A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我长大了》记叙文阅读题目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
2、文中画线句子A是 描写,作用是(2分)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2分)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我长大了》记叙文阅读答案
1、(1分)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2分)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2分)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2分)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
5、(2分))①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 ②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
6、(2分)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答案记叙文15爱自己是一种责任
积雪草
一个朋友问我:你爱自己吗?我茫然地瞪了对方半天,才理所当然地回答:爱!其实,我的内心非常模糊且底气不足,我爱自己吗?
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爱别人。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导都是要爱父母,爱同学,爱朋友。爱自己,会被别人当成自私自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自己,忘记了自己。身体微恙,小病小疼,忍一忍就过去了,否则会被说成娇气;工作不能放下,因为那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父母的事儿大过天,什么事儿都能放下,唯此不能放下就像一只陀螺,我们一刻不停地旋转,终于有一天,轰然倒下。到此时,才发现爱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爱自己,就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爱别人,就应该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健康,不和自己过不去。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怎么谈得上爱别人呢?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爱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爱别人。
荷兰学者斯宾诺曾对健康作过精辟的论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为了这个做人的责任,让我们学会爱自己,而且就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 (本文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2.你爱自己吗?,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比喻论证。具体形象地指出了忽略自己、不爱惜自己导致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爱自己是很重要的。(意思对即可)
2.结合自身实际;启示:爱自己是一种责任(意思对即可)。
示例:我们喜欢上网,沉迷上网,经常不顾父母老师的劝说,结果把眼睛搞坏了,身体弄垮了,这是不负责任,因为爱自己也是一种责任。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